【规行矩步指什么】“规行矩步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人的行为举止非常规矩、有条理,遵循一定的规范和秩序。这个成语出自古代的礼仪文化,强调在行动和举止上要合乎礼法,不越轨、不轻浮。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含义 |
规 | 圆规,引申为规则、标准 |
行 | 行动、行为 |
矩 | 角尺,引申为法度、规范 |
步 | 步伐、举止 |
整体含义:按照规矩来行动,按部就班地做事,不越雷池一步。
二、成语来源与演变
“规行矩步”最早见于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,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”虽未直接使用该词,但其精神内核一致。
后来在文学作品中,“规行矩步”逐渐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严谨、行为端正,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自律能力。
三、用法与语境
使用场景 | 举例 |
描述人物性格 | 他为人谦逊有礼,行事总是规行矩步。 |
评价工作态度 | 这位员工工作认真负责,从不马虎,规行矩步。 |
古代文人描写 | 古代士人讲究礼法,言谈举止皆规行矩步。 |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成语 |
近义词 | 一丝不苟、循规蹈矩、谨言慎行 |
反义词 | 放荡不羁、随心所欲、我行我素 |
五、总结
“规行矩步”是一个带有传统道德色彩的成语,强调的是行为上的规范与秩序。它不仅适用于个人的日常行为,也常用于评价一个人的品德与职业素养。在现代社会中,虽然自由与个性受到重视,但“规行矩步”的精神依然具有现实意义,提醒人们在追求自我发展的同时,也要尊重规则、遵守秩序。
结语:
“规行矩步”不仅是对行为的规范,更是对内心修养的体现。在快节奏的生活中,保持一份从容与守序,或许正是我们所需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