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锋芒毕露的意思是什么】“锋芒毕露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或事物的才华、能力、锐气等在表现中非常突出,毫不隐藏。这个成语多用于褒义,表示一个人有才能且敢于表现自己,但也可能带有贬义,指人过于张扬、不够谦逊。
一、成语解释
词语 | 含义 |
锋芒 | 比喻锐气、才华或能力 |
毕露 | 完全显露出来 |
整体意思:比喻人的才能、锐气完全显露出来,不加掩饰。
二、出处与用法
- 出处:最早见于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其言虽未尽善,然足以发其锋芒。”
- 用法:多用于描述人或事物表现出强烈的个性或能力。
- 感情色彩:中性偏褒,但根据语境也可带贬义。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词语 |
近义词 | 锋芒外露、崭露头角、出类拔萃 |
反义词 | 藏锋守拙、韬光养晦、深藏不露 |
四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例句 |
表扬人才 | 他在会议上发言时锋芒毕露,展现了极强的专业能力。 |
批评张扬 | 他总是锋芒毕露,不懂得收敛,容易得罪人。 |
描述作品 | 这部小说情节紧凑,人物形象鲜明,锋芒毕露。 |
五、总结
“锋芒毕露”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,既可以用来赞扬一个人的才华和自信,也可以用来批评一个人过于张扬、缺乏谦逊。在实际使用中,应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褒贬色彩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,可参考“锋芒毕露”的相关表达及文化背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