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口吐珠玑出处于哪里】“口吐珠玑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说话或写作文采出众、言辞优美。这个成语的出处在古代文献中有着明确的记载,了解其来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含义和用法。
一、
“口吐珠玑”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《李贺小传》。原文为:“(李贺)每旦日出,与诸公游,未尝作诗,但口吐珠玑。”意思是说李贺虽然不常写诗,但他的言语却如珍珠美玉般精美。后世将“口吐珠玑”引申为形容人言辞华美、才思敏捷。
此成语多用于赞美他人的语言表达能力,常见于文学评论、演讲评价等场合。使用时应注意语境,避免误用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口吐珠玑 |
出处 | 唐代李商隐《李贺小传》 |
原文出处 | “(李贺)每旦日出,与诸公游,未尝作诗,但口吐珠玑。” |
字面意思 | 口中吐出珍珠和玉石,比喻言辞华美 |
引申意义 | 形容人言辞优美、才思敏捷 |
使用场合 | 文学评论、演讲评价、称赞他人语言能力 |
用法示例 | 他发言时口吐珠玑,令人赞叹不已。 |
注意事项 | 应用于正式或文学性较强的语境,不宜口语化 |
三、结语
“口吐珠玑”不仅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,更是一种对语言艺术的高度赞美。了解其出处和用法,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更加准确地运用这一表达方式,提升语言的表现力与感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