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什么意思】一、
“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”出自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,是古代儒家思想中关于治国与为人处世的重要观点。这句话的意思是:如果一个人或一个国家遵循了正义和道德(即“得道”),就会得到广泛的支持和帮助;反之,如果违背了道义(即“失道”),则会失去人心,支持者也会越来越少。
这句话强调了“道义”在人际关系、政治治理乃至国家兴衰中的决定性作用。它不仅是对统治者的劝诫,也是对普通人做人做事的指导原则。
二、核心含义总结表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 |
原文 | “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” |
字面意思 | 得到正道的人会有很多帮助,失去正道的人会很少帮助 |
深层含义 | 道德与正义是赢得人心的关键,失德则会导致孤立 |
应用领域 | 政治、军事、个人修养、团队管理等 |
现代启示 | 做事要讲诚信、守规则,才能获得他人支持 |
对比理解 | “得道”=合乎天理、顺应民心;“失道”=违背良知、丧失公信 |
三、延伸思考
“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”不仅仅适用于古代战争或国家治理,也适用于现代职场、商业合作甚至日常生活中的关系处理。例如:
- 职场中:一个有责任感、公正无私的领导更容易赢得员工的信任和支持;
- 商业中:诚信经营的企业往往能获得更多客户和合作伙伴;
- 人际交往中:真诚待人、遵守承诺的人更容易获得朋友和尊重。
相反,若一个人自私自利、背信弃义,即使暂时得利,最终也会被孤立。
四、结语
“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”是一句蕴含深刻哲理的古语,提醒我们在行事时应以德为本,注重道义与良心。无论是在个人成长还是社会发展中,这都是一种值得坚持的价值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