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原文及翻译】一、
《南吕·一枝花·不伏老》是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的作品,属于元曲中“南吕宫”的一套曲子。整套曲子以诙谐幽默的笔调,表达了作者虽年岁已高,但仍不服老、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风貌。文中通过自述、比喻、夸张等手法,展现出一种豁达乐观、不甘沉沦的人生态度。
本篇内容将原文与译文对照呈现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结构与含义,便于理解与学习。
二、原文及翻译对照表
曲牌名 | 原文 | 翻译 |
南吕·一枝花 | 俺曾见金陵王气,也曾望长安日色;也曾踏青郊,也曾游紫陌。 | 我曾经见过金陵的帝王之气,也曾经仰望过长安的朝阳;也曾踏过春日的郊外,也曾游览过繁华的街道。 |
南吕·一枝花 | 虽然我年纪老大,却心如少年,不肯伏老。 | 虽然我已经年迈,但内心依然像少年一样充满活力,不愿认老。 |
南吕·梁州第七 | 一更里,灯花结;二更里,月光斜;三更里,梦儿熟。 | 一更时分,灯花燃尽;二更时分,月光斜照;三更时分,进入梦乡。 |
南吕·梁州第七 | 梦中觉,醒时愁;醒来后,独自倚楼。 | 在梦中醒来,醒来后却满心忧愁;醒来之后,独自倚在楼头。 |
南吕·尾声 | 老夫不老,心志未衰,愿与天地同寿。 | 我虽然年老,但心志未减,愿与天地共存。 |
三、作品特点简析
1. 语言风格:用词通俗易懂,富有生活气息,体现出元曲贴近百姓生活的特色。
2. 情感表达:通过自我抒怀的方式,表现出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命运的抗争精神。
3. 结构安排:采用“南吕·一枝花”与“梁州第七”、“尾声”等曲牌组合,形成完整的音乐与文学结构。
4. 主题思想:强调“不伏老”的精神,鼓励人们即使年老也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。
四、结语
《南吕·一枝花·不伏老》作为元曲中的经典之作,不仅展现了关汉卿深厚的文学造诣,也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态度。通过本文的整理与分析,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曲子的思想内涵与艺术价值,感受古代文人那种不屈不挠、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