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弟子规出则悌节选】《弟子规》是清代李毓秀所著的一部启蒙读物,旨在教导儿童和成人如何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其中“出则悌”部分主要讲述的是在家庭中对兄长的尊敬与顺从,以及在社会交往中应有的礼仪与谦逊态度。
“出则悌”强调的是一个人在外出时应保持谦逊有礼,尊重他人,尤其是长辈和兄长。这部分内容不仅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孝悌观念,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人际关系的重视。
“出则悌”是《弟子规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,主要强调在外要恭敬兄长、尊重长辈,言行举止要合乎礼仪。它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,也是维系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的基础。通过学习“出则悌”,人们可以培养良好的品德,提升自身素质,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。
表格:弟子规“出则悌”节选内容简表
原文 | 释义 | 核心思想 |
兄道友,弟道恭 | 兄长要友爱弟弟,弟弟要恭敬兄长 | 弟兄之间应和睦相处,相互尊重 |
兄弟睦,孝在中 | 兄弟和睦,孝道就在其中 | 家庭和谐是孝道的体现 |
或饮食,或坐走 | 在饮食、坐行等日常行为中 | 生活细节中也要体现礼节 |
长者先,幼者后 | 年长者先动,年幼者后行 | 尊重长辈,讲究次序 |
长者立,幼勿坐 | 长辈站立时,晚辈不可坐下 | 礼貌待人,不越礼 |
长者坐,命乃坐 | 长辈坐下后,晚辈才可坐下 | 行为要有分寸,懂得进退 |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出则悌”不仅仅是简单的礼仪规范,更是一种道德修养的体现。它教会我们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如何以礼待人、以德服人,从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。